隆冬時節(jié),盧氏縣杜關鎮(zhèn)杜荊河畔的草店、桑樹溝、荊彰、顯眾、民灣5個種煙村機械轟鳴、人頭攢動,一派冬耕整地的繁忙景象。鑫葉煙葉合作社理事長常青超正指揮著幾臺煙草機械在轄區(qū)煙田內輪番作業(yè)。機械過處,一排排煙稈應聲倒下。 今年45歲的常青超是遠近聞名的種煙能手,也是新技術的率先實踐者。過去,他和其他煙農一樣,種煙靠牛犁人扛,效益低不說,還把人累得夠嗆。從2003年起,常青超購置了一臺大型拖拉機,通過機械耕作,種煙效率大大提高。那時起,他就對機械種煙情有獨鐘。 2013年,盧氏縣在常青超家鄉(xiāng)所在的荊彰村成立了鑫葉煙葉合作社,常青超當選為合作社理事長。在煙草部門的支持幫扶下,鑫葉煙葉合作社先后配置了6臺拔稈機、6臺大型拖拉機、6臺旋耕犁、6臺蓋膜機、22臺中耕除草機等一批煙草機械,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和調配使用,服務5個村4000余畝煙田。 為使機械充分發(fā)揮作用,常青超經過長時間摸索,探索出了申請、立卡、派單、監(jiān)管和回籠等“五步工作法”,按照先來后到、遠近結合、先易后難、由表及里等方式調配使用這些機械,避免窩工和人為機械損耗。為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,常青超早出晚歸,盡全力保證整地起壟質量,滿足煙葉生產所需。幾年下來,他帶領鑫葉煙葉合作社走上了現代煙草農業(yè)發(fā)展之路,推動轄區(qū)煙葉生產邁上高質量發(fā)展通途,300余戶煙農脫貧致富,過上了小康生活。 “俺明年預留煙田230畝,目前拔稈整地已接近尾聲。多虧了合作社的這些煙草機械,使俺在種煙致富的路上走得更快些……”站在煙田邊觀看機械操作的種煙大戶楊偉方激動地說。 談及今后打算,常青超、楊偉方等人信心滿滿,他們要把煙葉合作社管理好,把煙草機械利用好,為轄區(qū)煙農提供全方位、高質量的機械服務,使轄區(qū)煙葉生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。 。ㄈ~新波) ( 編輯:師寶華 ) |
機械作業(yè)讓煙農輕松種煙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0-12-15 打印
